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移动的牢笼推销员之死中的汽车意象与现代性反

来源:汽车实用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《推销员之死》中的威利·洛曼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推销员,但吊诡的是,他所推销的商品在作品中并没有交代,反倒是他开车四处推销并命送车底的结局令人印象深刻。可见

《推销员之死》中的威利·洛曼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推销员,但吊诡的是,他所推销的商品在作品中并没有交代,反倒是他开车四处推销并命送车底的结局令人印象深刻。可见,驾驶作为威利由生向死的转捩点,是理解其悲剧人生的重要线索。然而,以往剧评对米勒作品中的汽车现象失之聚焦,仅有的研究如斯蒂芬·马里诺的讨论则将其归咎于个人经历。马里诺在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汽车》中指出,米勒笔下的汽车具有显著的“两面性”:既象征“死亡和毁灭”,又代表“自由和解放”。①Stephen Greatest Cars Ever Built:Arthur Miller’s Production Line of Chevrolets,Buicks,Studebakers,Marmons,Porsches,and Other Vehicles of Death and Arthur Miller Journal,2007,Vol.2(2),p.6.这种对立的矛盾性,在他看来,与作家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关:一方面,米勒终其一生“对汽车迷恋”,“总是用非常具体的细节加以描述”;另一方面,从事卡车司机和汽车零部件销售工作的“惨淡经历”以及丧亲之痛的“离奇车祸”,使他“将负面的含义归结于汽车”②Stephen Greatest Cars Ever Built:Arthur Miller’s Production Line of Chevrolets,Buicks,Studebakers,Marmons,Porsches,and Other Vehicles of Death and 。

其实,如果将米勒的作品置于20 世纪早期大众消费的背景下,就可以发现,他对汽车的“爱恨情仇”并不仅仅是个人爱好和人生经历的改写,而是美国汽车文化兴起时普遍现象的折射,因而其作品饱含了剧作家对汽车所代表的科技现代性的深刻反思。实际上,米勒作为一名高度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,对驾驶现象的描述并不局限于《推销员之死》,而是贯穿于多部戏剧和小说,如《福星高照的人》(1944)、《桥头眺望》(1955)、《花田错》(1961)、《时移世变》(1987)、《驶下摩根山》(1991),等等。从创作时间看,20 世纪20 年代至50 年代,正是汽车文化在美国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。汽车作为一股变革力量,不仅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长途运输中解放出来,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流动、城乡经济的融合、民主化的进程,成为“美国自由民主的标志”③Seiler, of Drivers:A Cultural History of Auto-mobility in :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,2008,p.81.。

然而,米勒却一反主流的褒扬态度,通过精心建构的现代寓言,向汽车产业发出了冷静的批评和质疑。他如时代的先知,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洞察并预见了汽车背后的重重危机:交通事故的频发,产业工人的窘迫,田园景观的消失,人际关系的疏离,等等。1949 年上演的《推销员之死》就是“米勒式寓言”中的一则典型。全剧以推销员威利·洛曼驾车回到家中开场,又以他四处兜售作为主线,最后以他撞车身亡落幕。汽车作为贯穿始终的象征意象,既蕴含了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绝望,既体现出对现代科技的便利新奇的迷恋,又直击消费链条中的重重陷阱。那么,米勒为何对汽车表现出矛盾的态度?其背后映射出作家何种逻辑思考和现实观照?当代文化地理学对汽车文化及其流动性的系统论述,为我们探讨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。本文以《推销员之死》中威利的两极化驾驶体验为切入口,首先挖掘汽车在技术和流动性层面的内在矛盾,然后将驾驶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实践,置于美国大众消费的历史语境中,试图证明:汽车并非一种中性的速度技术,而是一个舒适与危险并存、灵活性与强迫性交织的复杂体系;“驾驶”也绝不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游戏,而是一次人与机器相互融合又彼此限制的博弈,是现代都市中一座难以割舍又无法逃脱的移动牢笼。

一 激情与速度的背后:“中性技术”是否中性

汽车自19 世纪末问世以来,一直被视为工业技术进步的产物,人们却忽略了其潜在的破坏力和危险性。直到1965 年,拉尔夫·纳德宣称“汽车以任何速度行驶都是不安全的”,才引发人们对道路安全的关注。鲍德里亚在《物体系》中亦认为,汽车具有内在的矛盾性:“既是一个居住空间,同时又是一枚炮弹。”①Jean System of Objects, :Verso,1996,p.67.具体而言,汽车技术营造出“一个封闭的私密空间”,“摆脱了家庭关系的束缚,成为自由移动的理想居所”;同时,其舒适的环境也掩盖了“工程设计的潜在危险”。这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势必导致驾驶体验出现悖论。

在《推销员之死》中,威利36 年的开车经历就充满了分裂和迷失。通过描写威利在旅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亲历的多起交通事故,米勒深入挖掘了车祸的复杂原因及其主体责任,进而对汽车作为“日常化”的“中性技术”提出了质疑。剧中,推销员威利常年穿梭于不同城市之间,汽车既是他追求事业成功的工具,也是维持家庭幸福的保障。然而,他对汽车的态度却十分矛盾:一分钟前还称赞“雪佛兰是造出来的最了不起的汽车”;下一秒又怒斥“这种倒霉的雪佛兰车,应该禁止生产”。②[美]阿瑟·米勒:《推销员之死》,英若诚译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09 年,第26 页。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,表面上看自相矛盾,实则反映出汽车技术所激发的双重时空体验:一方面,汽车使跨地区的长途旅行成为可能,实现了人们自由驰骋的梦想;另一方面,其潜在的杀伤力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。威利的矛盾心理充分体现了速度技术的内在冲突。

文章来源:《汽车实用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qcsyjs.cn/qikandaodu/2021/0511/1035.html



上一篇:驾校往事
下一篇:钢管定减径工艺技术热轧无缝钢管实用技术

汽车实用技术投稿 | 汽车实用技术编辑部| 汽车实用技术版面费 | 汽车实用技术论文发表 | 汽车实用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汽车实用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